发布时间: 2024-10-16 15:01:18 来源:行业资讯
自2013年国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疗,鼓励和支持健康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发布,社会和企业资本进入第三方消毒供应的政策性窗口陆续打开。进入2017年,有关鼓励和支持第三方消毒中心的政策性文件密集发布:
2017年1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全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消毒供应和血液净化机构,保障同等待遇。
2017年3月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7〕238号),要求充分的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发挥第三方机构作用,建立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区域中心,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确认:推进医联体建设,共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2017年05月23日发布的一手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2017〕44号。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机构,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
本期分享由【聚优联医疗】整理和归纳的“区域化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行业基本现状及趋势”,以飨读者!
医疗消毒供应作为医疗机构的基础性、专业化工作,承担了医疗机构所有可重复使用诊疗护理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其工作质量直接反映医院无菌物品的质量,关系到医疗安全和病人生命健康,是医院预防和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
2009年之前,国内没有针对医疗消毒供应领域的强制性和明确化的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消毒工作缺乏专业指导、技术标准和评审要求,消毒供应的集中化处理、整体管理上的水准和专业操作能力不够,由此导致的手术感染事故层出不穷,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前沿理念、学术成就及管理经验,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并联合相关医院或专业机构共同起草制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简称:CSSD)的管理规范、操作规范及监测标准(WS.310-2009,简称:“两规一标”),推动了中国医疗消毒供应向集中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
2016年,经过接近6年时间的行业标准实践,国家卫计委重新组织专家对标准做检讨和细化,颁布了医疗消毒供应领域的最新标准WS.310-2016,并于2017年6月1日正式执行。
随着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推出,全国医院不断地新、改、扩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医院自身和政府部门值得深入思考的多方面问题:
一是中国数量众多的医院数量,带来的巨大的政府和医院资产金额的投入、重复投资,以及资产的使用效率等问题;
二是部分医院CSSD仍存在投入不足、管理上的水准和人员素养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带来的消毒供应质量风险问题;
三是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医院之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医疗消毒服务资源配置重复和配置不均衡的双重特点;
四是消毒中心数量众多,使得政府对行业的信息化监管手段严重不足,质量风险堪忧,面临的行政监管压力和监管效能的问题;
总而言之,尽管行业标准的推出有力提升了医疗消毒行业的执行和验收标准,但是从目前来看,医疗消毒行业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区域化,以及信息化行政监督程度并不高,而且从资源节约、重复投资、有效供给、质量提升和成本降低的角度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长期作为医院的”成本中心”,加上国内院感控制理念相对落后,医疗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属于典型的不受重视的弱势科室。随全国公立医院全面化改革的推进,以破除“以药养医”为目标的药品15%的政策性加成被取消,医院面临很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虽然政府支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加大财政资产金额的投入弥补亏损,但同时也要求医院提高自身经营管理上的水准、提质增效,减少相关成本,并纳入到医院管理层考核,由此导致医院消毒中心剥离的呼声和意愿越来越高。
此外,分级诊疗的推行,国家首先要夯实医疗资源的供应基础和供应结构。目前的消毒供应如同第三方影像、血透、病理、检验中心一样,国家和政府期望让“资源共享”成为重要分级诊疗推行抓手,让“资源共享”发挥其最大的医疗服务潜能。
目前国家通过“一推一引”(推:推动医院必须考虑到成本的控制和资源的利用率;引:鼓励第三方医疗服务供应模式,给医疗服务保障模式以出路),必将加速包括消毒供应在内的第三方健康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2013年到最近,国务院、国家卫计委,以及地方政府连续发文,支持发展第三方健康服务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引导“消毒供应”等原本属于医院的科室剥离和独立,以实现减轻财政压力、避免重复投资建设、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做到资源配置优化,为国家大的医改战略和分级诊疗做好医疗服务资源的下沉和共享。
目前,包括央企、国企、医药上市企业、地方非公有制企业、消毒供应产业链企业都在纷纷加入到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的筹备和建设之中。
同时,我们也看到慢慢的变多的大型医院,正依托医院品牌、专业队伍和现有场所,积极做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转变院内消毒供应中心为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不仅实现了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在区域内的辐射和下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外开展医疗消毒外包服务,扩大医院消毒供应科室的专业及学术影响力,并以规模化生产模式降低医院自身的运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区域性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是指专业化的消毒外包服务提供商(企业)或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卫计委强制性操作规范及品质衡量准则(中国标准WS.310,简称“两规一标”,以及国际标准ISO9001 和ISO13485),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通过标准化生产管理和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为区域内多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可重复使用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物流配送,以及手术器械租赁服务。
区域性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区域性、集中化消毒供应服务模式,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医院节约资产金额的投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消毒灭菌质量,降低感控风险,同时可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投资。目前国内慢慢的变多的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开始推崇并支持区域性医疗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
(1)不断发生的医疗感染事故,让医院以及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面临法律、经济和行政管控风险;
(2)医院评级的日益严苛,在很多省市,在医院评级时对医院消毒灭菌服务质量和感染控制质量实行一票否决制;
(3)消毒供应最新卫生行业标准发布执行,建设、管理标准慢慢的升高、越来越严格。
随着医疗改革步入深水区,国家加大政策和产业扶持力度,鼓励医疗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尤其是推动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医疗投入,做好医疗资源供应结构的优化和完善,医疗消毒供应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性的医疗服务产业迎来了企业化和产业化的政策机遇期。
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发布,意见明确鼓励发展第三方健康医疗服务。国家新医疗改革的方针也精确指出:“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引进资本加大对国家医疗体系的投入,发展基层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质量”。
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15〕45号),精确指出鼓励公立医疗机构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在确保医疗安全和满足医疗核心功能前提下,实现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等医疗资源共享。
2015年9月1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特别强调要整合区域性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再次在国家层面肯定了区域化第三方消毒外包服务模式。
2017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2017〕44号),再次精确指出加快专业化服务,特别提及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机构,面向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提供相关服务。与此同时,《意见》中还强调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疗机构在人才、管理、服务、技术、品牌等方面建立协议合作伙伴关系,支持社会力量办好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举办特需医疗有关法律法规,除保留合理部分外,逐步交由市场提供。
目前,包括江苏、湖北、上海、广东、四川、云南等全国多个地政府部门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倡导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要求调整和新增卫生资源时,在符合准入标准的条件下,第一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地区在推进包括区域化第三方区域化医疗消毒在内的第三方医疗服务业的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出台 和制定了验收和监管细则。
需要强调的是,随国家目前正在积极推行的分级诊疗,未来80%左右的基础医疗服务要转向基层医院,势在必行的是要求基层医疗服务资源平台的区域性共享,区域化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服务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医疗资源的供应平台,其对现有医疗资源的重要升级和补充功能,以及资源共享、均衡配置的特点与国家医改方向高度契合。
2013年至今,包括外资背景的专业消毒外包服务提供商、国内的医药央企、上市医药公司、消毒灭菌产业链企业,甚至是地方性的药企和非行业领域企业都在依托其资金、资源或专业优势开始涉足区域化医疗消毒外包服务产业。尤其是在2016年,随着政策性文件的密集发布,企业及资本涉足社会化、企业化的医疗消毒供应服务领域出现了明显的加速态势。
全球最大的消毒灭菌服务提供商—英国新合力集团,并于2009年率先将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模式引入中国,在苏州投资建设了第一家外资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目前,新合力集团在中国有江苏、武汉和南京三个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项目,2015年,新合力被美国消毒设备厂家斯泰瑞全资收购,由于此次并购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斯泰瑞公司估值从24倍迅速上涨到38倍。
为实现产业战略目标,国药控股以5000万注册资本,设立全资子公司—国药洁诺医疗服务有限公司,与全国的分子公司以全资、控股等形式,从2015年开始,先后在上海、武汉、温州、石家庄等重点城市投资建设项目,并通过集团化的标准管理模式开展项目布局和项目管理工作。
国药集团下属国药器械(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通过与国内消毒供应设备厂家开展合作,以参股形式参与到区域性第三方医疗消毒供应中心项目。由此基本形成了国药集团以国药控股和国药器械两家公司以“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布局全国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此外,同属于央企的中国黄金集团下属公司中金辐照在江苏镇江通过收购控制了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的消毒供应中心,并以此辐射江苏镇江区域的医疗消毒服务市场。
具有山东省地方国资背景的中国最大消毒感控设备厂家—山东新华依托其资金优势和硬件基础,参股上海聚力康,在上海、天津、长沙、佛山等城市布局了多个区域性医疗消毒服务项目,形成了新华医疗“消毒供应硬件+消毒供应服务”的业务模式。
2015年前后,国内的二线、三线城市的投资企业,包括以往的房地产企业、煤矿企业、地方性的医药、医疗耗材经销商企业等,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政府、医院等渠道资源,开始了单体区域化第三方消毒项目的投资建设。
分级诊疗、医保控费、药品零加成,以及民营专科医院崛起带来的手术业务分流都将加速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识,人员、资产的合理高效利用,行政监管和医院审核压力的转移和降低、投资结构的优化、院内空间的释放和高价值使用都成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第三方、企业化的医疗消毒服务供应平台的建立,让医院有了剥离医院院内消毒供应中心的意向和可操作性,以实现成本节约的前提下享受高品质的第三方服务,部分三级、绝大部分三级以下医疗机构自建消毒供应室缺乏必要性,积极性将一下子就下降。
随着医院自建消毒供应中心的积极性大幅下降,以及国家政策对于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业的鼓励和支持,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市场的投资,以弥补市场服务空缺。
另外,最新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底,全国医院共计2.9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6万个,民营医院1.68万个,与2016年4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380个,民营医院增加1786个。
从民营医院的增长速度所释放的信号,这就充分表明慢慢的变多的资本、投资主体选择了开办医疗服务机构。随着民营医院数量的持续增加,其企业化的管理理念是聚焦核心诊疗业务,会避免辅助科室(成本科室)带来的投资压力、管理压力和成本压力,而选择区域化第三方的消毒供应就会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能支撑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还可以促成民营医院向社会化的消毒供应资源靠拢,加强企业间的紧密联系,确保医疗协同资源的共享。
从目前全国各地兴起的区域化第三方消毒供应项目,我们也能够正常的看到这种趋势更加明朗。
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中心将形成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标准化的发展的新趋势。其目的是统一标准做管理、降低风险、实现规模效应、树立行业品牌。此外,现有地区性的单体项目,由于投资较大、管理粗放、成本偏高、人员波动等问题,会出现很大的经营风险。
目前市场存在大量的单体型区域性消毒供应项目,受制于成本、管理和专业能力,未来3~5年内,我们预测各个地区性的单体项目会被集团化、专业化、有资金实力的企业或通过长期资金市场进行产业并购加以整合,这既能提升现有项目自身的管理和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的产业规模和服务范围,也能够让原本非专业化的企业有合适的退出通道,以利于整个行业健康、有序、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目前,中国区域化第三方筹建、在建、运营的消毒项目已超越120个。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具备较好的经营管理团队和人才教育培训机制,究其原因是现有运营的项目的管理团队仍然停留聘用医院原有的离退人员来经营和管理,而不能上升到标准化的全面生产管理层次。因此,随着区域化项目数量的增加,以及不断暴露的管理问题和经营风险,会促使行政审批、执法监督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而企业的参与门槛相继也会慢慢的高。
同时,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两规一标”中也指出区域化第三方医疗消毒服务机构适用的标准慢慢的升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法律和法规文件,比如2015年广东省有关文件中提及,区域化第三方医疗消毒服务机构须取得ISO:9001和ISO:13485国际质量认证后才可以进行验收与经营,这表明,随着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在全国发展开来,地方政府和医院自身也在促使参与企业逐步的提升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